李江平


李江平,女,漢族,1974年4月出生,平頂山市寶豐縣人,農藝師職稱,現任寶豐縣金牛種植專業合作社主任。她從一名基層農村走出來的創業者,在近十年的摸爬滾打中,建成合作社測土配方肥基地一處;建成了年產10萬噸花生精選基地一處,寶豐縣及周邊地區花生從種植到購銷,循環農業產業鏈已初具規模。李江平用創業的實績生動地詮釋了脫貧致富路上的“領跑人”。

帶頭創業做個實干家

寶豐縣金牛種植專業合作社是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李江平作為合作社的農藝師,勇立浪頭,奮勇創業。截止2017年12月合作社已托管土地8000多畝,建帳入戶社員6000戶,在寶豐縣及附近設立村級服務點320個;合作社于2016年獲國家示范社稱號。

實干有為愛心獻社會

作為合作社生產經營和農業技術指導的主帥,李江平一直奉行“任務上肩、責任上心”。在合作社的統一領導下,她積極開拓市場,改進經營策略,創新管理方式。2017年12月合作社已托管土地8000多畝,建帳入戶社員6000戶,在寶豐縣及附近設立村級服務點320個;2017年3月建成合作社測土配方肥基地一處;2017年10月建成年產10萬噸花生精選廠一個。

心系員工脫貧奔小康

李江平創辦的企業為小微企業,合作社員工總計有近百余人。盡管人少,她從回鄉創業時就給自己提出了辦企業的要求:要讓員工在快樂工作中獲得精神與物質的最大需求。她依法成立了社團組織,與員工簽訂了勞動合同和工資集體協商合同,申報發改委進行備案,建立勞務輸出合同,幾年來,從未拖欠過員工、農民工的工資。

為了使合作社與群眾利益雙贏,李江平圍繞“服務農業、方便農戶、促進農業增收增效”的經營理念,堅持“合作社+農戶”的動作模式,在搞好糧食和經濟作物種植的同時,為群眾提供農資購銷、農產品加工、運輸、儲存、產、供、銷一條龍服務,攜手共走致富道路。與此同時,李江平考慮到花生種植前期投入較大,合作社制訂了精準扶貧政策,只要是貧困戶種植花生,前期投入的化肥、種子、農藥款項由合作社先行墊付,等待花生收獲銷售后,合作社扣除墊付成本資金,利潤全部留給花生種植貧困戶,不僅從源頭解決貧困戶種植花生前期資金短缺的困難,又保證了貧困戶的經濟效益。

潛心事業助農民致富

做為農藝師,不忘最初使命。在花生種植前夕,李江平帶領團隊親臨一線,到田間地頭親自指導花生起壟種植技術,每天從早上六點下鄉,平均每天進行四場技術培訓。李江平每到一村,上到種植一百多畝的種糧大戶,下至種植十畝八畝的一家一戶,都認得李江平老師。每到一處,李江平在培訓場地上從不講究,村中空地、廣場,只要有村民聚集的地方,就地音響設備一連接,折疊方桌一擺放,拿起話筒就開始講課。尤其是在花生選種、留種這一環節,李江平扭轉了農戶錯誤的選種、留種習慣,讓很多農戶了解了“基因提純復壯留種”法,使農民直接受益,受到村民發自內心的歡迎,村民主動提供電源、送茶水、挽留到家吃飯等場面隨處可見。農民對科學種植技術的渴求心情,也深深打動著李江平,每年她進行的農作物高產技術、病蟲害防治、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的講座不下150場,每天最多進行過6場講座。

為農戶胡國協的桃園種植,嘔心瀝血,鉆研生物防蚜蟲技術,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為使胡國協的事業進一步發展,在李江平的指導下,胡國協成立了果樹家庭農場,并申請到了無公害、綠色食品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