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舞鋼是一座年輕的現代化工業生態旅游城市,1990——2020,30年眾志成城,30年砥礪奮進、30年春風化雨,一大批優秀的勞動者在平凡的崗位上續寫著不平凡的故事。今起,舞鋼市總工會官網正式推出“慶祝撤區建市三十周年 新時代舞鋼勞動者風采展”專欄,謳歌先進典型、弘揚勞動精神、共建美好家園。
勇挑重擔 率先垂范 默默耕耘 無私奉獻
— 舞鋼市第一高級中學 楊大輝?
楊大輝,男,1966年出生,中共黨員,河南省特級教師、河南省優秀教師,中學物理高級教師、平頂山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舞鋼市“十佳教師”,舞鋼市專業技術優秀人才,河南省物理奧賽優秀輔導員?,F任舞鋼市第一高級中學副校長。
自走上三尺講臺的那天起,楊大輝老師就報著“立志于黨的教育事業”的遠大目標,處處以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標準來衡量、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認可”的優秀教師。
為人師表, 勇挑重擔,率先垂范
在教育教學中,他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處處關心愛護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是學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師益友”。他為人正直,言行一致,具有強烈的責任心,他嚴厲而又不失同情心,公平且不失靈活性。主抓舞鋼一高業務工作以來,以更加勤勉的姿態投入到工作之中,早出晚歸,以校為家。以身作則,勇挑重擔,率先垂范,帶領廣大教師奮戰在教育教學第一線。不管是鉆研永無止境的教學還是繁瑣的教學管理,總是一馬當先、沖鋒在前,雖然勞累過度但從不怨天尤人,確保了舞鋼一高教學質量一年一個臺階穩步上升,得到了領導及社會的一致好評。
善于研究,勇于創新
“立足課堂開展研究,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為學科教學尋找成功的鑰匙,讓學生分享教科研成果?!边@是他二十多年來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他從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入手,結合學法指導,將觀察力、想象力、思考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研究的重點,他致力于探索大面積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新模式,把學生的能力培養融入教學的全過程。他在教學中凝練優質問題,優化學生學習活動,嵌入能力評價突破教改“瓶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不斷面向全市上示范課、觀摩課,得到了師生的好評。先后在國家級、省級、市級刊物發表《在物理實驗設計中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等十幾篇論文并獲好評。
抓管理? 促教學 關愛學生 提高質量
抓好常規教學工作不放松。常規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基礎,要想拔高教學質量這座大廈的高度,就必須夯實常規教學這個基礎。楊校長率先垂范并督促老師們認真鉆研教材教法,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認真寫好每一次教學反思,認真批改每一次作業,認真上好每一次輔導,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
楊校長結合一高實際,確定了限時練、周練、月考等制度。每次考試必須當天晚上統計出成績,每次考試過后楊校長都會仔細統計相關數據,認真做好考試分析,表揚優秀、鞭策后進。數據統計工作瑣碎而易出錯,楊老師常常熬夜工作,認真計算,仔細核對,確保了成績分析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楊校長身體力行并號召老師們以長者的智慧、父母的慈愛、老師的關心走進學生的內心,給他們帶去陽光,帶去信心,帶去希望。每次考前動員楊老師都要親自擬寫沖刺對聯和勵志標語,又不斷叮囑學生要細心、要自信、要規范,為學生加油鼓勁;考后,主動安慰發揮失常的學生,幫其重新樹立奮斗的勇氣。
楊校長多年來堅持高三物理一線教學從不間斷,帶領一高老師,在優秀生源嚴重流失情況下,實現了高考七連增的好成績,連續多年受到平頂山市教育局的通令嘉獎,給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教師是一個平凡的職業,但有進取心的教師可以平凡,卻不甘平庸。于漪、魏書生、錢夢龍、王棟生、余映潮、李鎮西、干國祥……一大批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用自己輝煌的成就,彰顯著教師職業的光榮與尊嚴。楊大輝老師常說:“我們仰望名師,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笔聦嵣?,楊老師已經在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先后培養了李海波、袁新哲,楊希夢、溫健伯、王音、柴寅生等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名校錄取的近20位優秀學生,多次被評為舞鋼市特殊貢獻獎和教學標兵;2015年教師節期間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2009年被評為舞鋼市“十佳教師”; 連年獲平頂山市教學質量先進個人和舞鋼市教學質量先進個人;先后三次在教師節期間被評為平頂山市優秀教師。近幾年來,多次在報刊雜志上發表論文并獲獎,輔導的學生多人次在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2014年,他被河南省政府命名為“河南省特級教師”。他以高度的敬業精神和一流的工作業績頗得各級領導的認可和社會的好評,以樸實無華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師生和家長的愛戴。
楊校長常說成績屬于過去,我將繼續努力進取,開創性開展工作,為把舞鋼一高打造為中原名校而奮斗。
匠人心語:
人生真正的快樂是致力于一項最神圣、最崇高、最偉大的事業?!敖虝恕笔菍崿F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一個學生承載著一個家庭,甚至幾代人的殷切期望,教育工作涉及到每個學生和家庭的幸福和未來,涉及到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復興。站上三尺講臺,從來不敢懈怠,用平凡鑄就不凡;三十年默默堅守,初心不改,用教書升華價值。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奉獻,選擇了犧牲。教育絕不僅僅是一個謀生的手段,更是一個值得我為之奮斗終身的崇高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