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平頂山市總工會組織部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圍繞全市工會工作大局,堅決落實全總、省總各項工作部署,堅持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為著力點,持續推進企事業單位建會和新就業形態群體入會工作,進一步擴大工會組織有效覆蓋;堅持以職工之家建設為落腳點,持續提升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水平,進一步激發基層工會活力;堅持以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建設為關鍵點,切實提高建制率,進一步提升基層工會組織維權能力和水平,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全年新建基層工會組織300家以上,力爭發展工會會員3萬人。
?一、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為重點,不斷擴大工會組織覆蓋面
1、實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攻堅行動。召開全市新就業形態群體建會入會工作推進會,總結經驗,鞏固成果,集全會智慧和力量,破解建會入會難題。以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4個群體為重點,深入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主動加強與各級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的聯系溝通、研商交流、協同聯動,針對不同職業特點,強化分類指導,大力推行“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模式,努力使工會組織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實現“點、線、面”上的覆蓋,最大限度地把廣大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吸引過來、組織起來、穩固下來。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工作落實情況督查,對各地工會集中行動成效進行評估,適時接受省總督查。
2、深化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建會工作。深化黨建帶工建工作機制,有序推進建會工作向25人以上中小微企業拓展,顯著提升中小微企業建會率。對已建立黨組織的企業,爭取企業黨組織支持,在企業黨組織和上級工會的領導下建立企業工會組織;對未建立黨組織和工會組織的企業,在上級工會的領導下先行建立工會組織,引導廣大職工向黨組織靠攏,持續推動25人以上企事業單位、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民辦醫院、學校、幼兒園等依法建立工會組織。
3、強化建會入會工作項目創新創效。按照建會、入會、制度建設等工作,繼續實施建會入會工作項目制管理,優化項目設置,采取“項目清單+責任制+補助”的方式,對建會入會等工作實施項目化管理。強化對項目實施落地的考核、項目補助資金使用的監督審計,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發揮項目補助最大效能,推動重點難點工作突破,實現對新建工會及會員的精準有效服務。
4、不斷完善基層工會組織體系。建立市、縣新業態工會聯合會,履行基層工會與產業工會雙重職能。進一步完善“小三級”工會組織體系,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和運行機制,強化工作保障,推動建立聯合制代表制。發揮小三級工會吸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的區域“兜底”功能,努力實現對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的有效覆蓋。規范省總對全市鄉鎮(街道)工會工作經費補貼的使用,以及區域(行業)性工會組織建設。
二、著力加強基層工會規范化和模范職工之家建設
5、扎實做好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落實《工會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條例》、《基層工會會員代表大會條例》、會員評家制度及企事業單位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繼續抓好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示范點評比選樹活動,推進基層工會民主化、規范化、法制化建設,切實增強基層工會干部業務能力,激發基層工會活力。全年選樹50家市級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示范點。
6、推動模范職工之家建設創新發展。積極探索創新建家模式,延伸工會工作手臂,支持各地整合多方資源,調動社會力量,建立“區域共享職工之家”服務陣地。深入開展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結對共建”工作,推動工會工作基礎薄弱、發揮作用不明顯的單位規范建家。加強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動態管理,對2008-2013年受表彰的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模范職工小家進行復查,推動模范職工之家選樹與復查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三、著力擴面提質增效,不斷深化企業民主管理工作
7、穩步提升民主管理建制覆蓋面。認真落實《關于加強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工作三年規劃(2021-2023)》要求,實現100人以上非公企業和事業單位普遍建制,50人以上的中小微非公企業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其他中小微非公企業建立同自身相適應的民主管理制度,將動態建制率保持在85%以上。
8、著力抓好民主管理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省優秀職代會示范點評比選樹活動,制定職代會操作指引,規范操作流程,完善運作機制。在企事業單位特別是改革改制單位嚴格落實職代會等民主程序,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對省級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示范單位進行復查,對不符合條件的單位督促整改或撤銷榮譽稱號。
9、拓寬民主管理渠道。深化開展“聚合力·促發展”優秀職工代表提案征集推薦活動,評選表彰一批優秀職工代表提案,??引導企事業單位就生產經營等重大問題廣納群言、廣集民智,引導職工代表為單位獻計獻策,為推動企事業單位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進一步激發企事業單位在發展轉型、攻堅克難過程中的內生動力。
四、有效提升工會干部和職工代表隊伍能力水平
10、加強工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指導縣(市、區)工會用好全總、省總兩級薪酬補助,切實加強工會社會化工作者隊伍建設經費保障。嚴格工會社會化工作者的招聘、管理、考核,完善社會化工會工作者教育培訓、績效考核、獎懲激勵機制,不斷提升服務職工群眾的能力和工作實效。
11、開展調研培訓,持續推動職工代表及干部隊伍素質提升。積極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進一步了解基層工會和職工干部所急所需所想,指導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為工會工作改革創新提供參考依據。加強基層工會干部隊伍的培訓工作,舉辦全市工會改革創新發展、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培訓班,不斷提高廣大職工代表和基層工會干部的理論水平、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全市計劃完成線上線下培訓工會干部3000人(次)。
12、建立工作督導考核機制。按照工會組建及會員發展、民主管理機制建設、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和工會組織及會員實名制管理四個方面健全考評機制,加強工作督導,壓實工作責任,實施跟蹤問效,進一步激發各級工會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推動形成日常工作開展有序、重點工作落實到位、推進情況反饋及時的工作格局。